游客
题文

果蝇体色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眼色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
(1)眼色基因R、r是一对       ,其上的碱基排列顺序        (相同/不同)。
(2)与体色不同的是,眼色性状的表现总是与           相关联。控制体色和眼色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为                        
(3)缺刻翅是X染色体部分缺失的结果(用XN表示),由于缺失片段较大,连同附近的R(r)基因一同缺失,染色体组成为XNXN和XNY的个体不能存活。请根据图示的杂交组合回答问题:

果蝇的缺刻翅属于染色体_______变异。由上述杂交组合所获取的F1果蝇中,红眼︰白眼=________。若将F1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F2中红眼缺刻翅雌蝇占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刺激为寒冷时,则在激素调节中与甲状腺激素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两者通过促进代谢的方式调节体温;同时神经中枢还可以直接发出神经冲动作用于骨骼肌和汗腺等靶器官,通过物理方式调节体温。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下丘脑能合成并分泌          激素间接调节甲状腺的内分泌活动,图中表示有关甲状腺反馈调节的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2)若图中刺激为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     ,刺激下丘脑分泌     
激素量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机理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刺激同时还可以刺激下丘脑渴觉中枢兴奋,引起口渴促进主动饮水。
(3)若图中刺激为血糖浓度偏高时,该刺激会直接作用于胰岛,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其调节血糖的具体作用机理是                   。当血糖浓度偏低时(低于3.33mmol/l),能调节血糖浓度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     ,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同时能     (促进/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低血糖刺激还能引起     兴奋,该兴奋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            
(4)人体的血压同样也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节。当动脉血压偏高时,动脉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产生冲动传达到     (中枢),然后再通过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传出神经冲动作用于      (靶器官),使心排血量减少,血管外周阻力降低。

右下图表示A、B两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C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B植物呼吸作用,其中呼吸作用较强的是  植物。当二氧化碳净吸收为0时,植物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场所有 
(3)当光照强度达到Z点后,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由于________  ____(限制因素)使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4)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不包括X、Y),假设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A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积累量的变化是  (减少或增加)。
(5)在光照强度为Z时,A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为  mg/(m2h)。(保留两位小数)
(6)对B植物而言,假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各为12h,平均光照强度在klux以上才能使CO2的吸收量超过CO2的释放量。

下图(一)示意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图(二)示意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括号内填标记的数字或字母):

(1)图(一)中控制和调节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 );具有双层膜结构并参与能量转换功能的细胞器是(   )。
(2)若图(一)中“7-9-10”表示细胞从外界获取食物、消化吸收和排出废物的过程,则直接参与此过程的细胞器主要是         
(3)若图(一)是胰岛细胞,则胰岛素从合成到分泌需要经过的膜结构细胞器是          。胰岛素合成结束后通过方式分泌到细胞外。
(4)图(二)中,如提取某种物质,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该物质的功能是  
(5)图(二)中,尽管结构②与结构④都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膜,但其功能的实现方式却并不相同。其中结构②是通过        来协助物质进出细胞膜。
(6)图(二)a、b、c、d四种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中,可以表示脂溶性小分子进出细胞膜方式的是(  );当神经细胞受刺激时,膜上钠离子内流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提高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质量自然就成了人们解决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为了提高农作物的单产量,得到抗倒伏(矮杆)、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科学家往往采取多种育种方法来培育符合要求的新品种,报据以下提供的材料,设计最佳育种方案,尽快得到所需品种。
生物材料:
A.小麦的高秆(显性)抗锈病(显性)纯种
B.小麦的矮杆(隐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C.小麦的高秆(显性)不抗锈病(隐性)纯种
非生物材料:自选
①设计的合理的育种方案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②所选择的生物材料:____。(填写字母)
③该育种方案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希望得到的是能应用于生产的____的具有抗倒伏、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品种。
⑤预期产生这种结果(所需性状类型)的概率:____。
(2)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的育种方法已经出现并投入应用,如:①用普通小麦和黑麦培育成八倍体小黑麦的方法是________,常用的化学药剂是________;②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其育种原理是________。
(3)目前通过卫星搭载种子育成了太空椒,那么利用这种方法是否一定能获得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性状?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菜豆幼苗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如图一所示(图中CO2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CO2量等于呼吸作用过程中放出的CO2量时的外界CO2浓度)。

为了验证CO2补偿点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及装置(如图二)和可调光强度的白炽灯、暗培养箱,完成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并依据预期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实验过程中温度等条件适宜,光照强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以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假定菜豆光合作用产物和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均为糖类)
(1)实验步骤和预测结果:
①将图二装置放在暗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预测液滴向左移动。记录下单位时间左移的距离(mm·h)。
②将该实验装置放在__lx的光照下(一段时间)。
预测:液滴移动变慢至停止。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液滴逐渐向右移动,记录下单位时间右移的距离(mm·h)为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对上述预测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①菜豆幼苗在暗培养箱中,________,而放出的CO2溶于缓冲液中,造成密闭玻璃钟罩的________,导致液滴向左移动。
②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密闭钟罩内气压不变,最后导致液滴停止移动。
③、④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光照强度越大,CO2补偿点越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