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

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
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
D.DNA复制方向为a→c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乳糖酶催化乳糖水解。有两项与此相关的实验,其实验条件均设置为最适条件.实验结果如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一
(乳糖浓度为10%)
酶浓度
0%
1%
2%
4%
5%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100
200
实验二
(酶浓度为2%)
乳糖浓度
0%
5%
10%
20%
30%
相对反应速率
0
25
50
65
65

A.实验一如果继续增加酶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B.实验一增加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将降低
C.实验二若继续增大乳糖浓度,相对反应速率不再加大
D.实验二若提高反应温度条件5℃,相对反应速率将增大

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A.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32-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32-需求量最小
B.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C.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图2中b点开始,离子吸收速率主要是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实验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图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进出细胞膜,于是提出:膜是由磷脂组成的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的红细胞内所有的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据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台湾乳白蚁排出的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其含有一种细菌,能阻止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对乳白蚁起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
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