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 )
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
下列能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完成了表达的是
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 | 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 |
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 | 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 |
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所需的酶是
①限制酶 ②DNA连接酶 ③解旋酶 ④DNA聚合酶
A.②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④ |
下列黏性末端属于同一种限制酶切割而成的是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A.苯丙酮尿症 | B.21三体选择征 | C.猫叫选择征 | D.镰刀型细胞的贫血症 |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
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
B.基因重组有利于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
C.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 |
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