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回答下列问题。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
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 | 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 |
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 |
据报道,目前广东省总人口达到1.1亿,其中户籍人口7 900万,长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 100多万,这还不包括1 100万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据此回答小题。导致人口向广东省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原因 | B.政治原因 |
C.经济原因 | D.文化原因 |
若m是广东户籍人口的老年化比例值,n是总人口的老年化比例值,则( )
A.m=n | B.m>n |
C.m<n | D.无法判断 |
2011年6月中国移居俄罗斯人数约42万,大大促进了俄罗斯商业和农业发展,中国移民俄罗斯的主要原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优的自然环境 | D.更高的收入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小题。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的自然环境 |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居住地发生改变就属于人口迁移 |
B.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其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
C.美国人到中国旅游(为期3个月)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
D.小明从德州到北京上大学,不属于人口迁移 |
下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移动方向示意图”。图中序号与选项排列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中国 ②美国 ③俄罗斯 ④拉丁美洲 |
B.①中国②俄罗斯③美国④拉丁美洲 |
C.①拉丁美洲②中国③俄罗斯④美国 |
D.①中国②拉丁美洲③俄罗斯④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