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时令河即季节性河流,在雨季时雨水汇流成河,旱季时流量变小甚至干涸。
材料三 下图为库克海峡和巴斯海峡示意图。
(1)写出库克海峡风浪大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从气候、地形、水文的角度,分析丙城市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3)M河为时令河,分析其枯水期的主要成因。
(4)与乙地相比,分析甲地发展海运的不利区位条件。
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 图9所示,此时为月(1月或7月), 图中北半球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此季节温州的气候特征是。
(2) 根据图10中气压分布状况,指出①处的风向是 , 此季节该季风的成因
主要是。
(3) 据图9和图10分析,东亚季风成因是。
读某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图8
(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从地形上看属于,该地貌形成的原因是。
(2)乙处地貌类型为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主要是。
(3)丙处的地质构造属于,与此成因相似的我国山峰或谷地有(各举一例)
图6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完成以下问题。图6
(1)下图为北半球(节气)的太阳光照图。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纬度。
(2) 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该日白昼时间较长的是。该日昼夜变化幅度较大的是。
(3)该日,地球位于图7中的位置。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快、慢)。图7
2010年暑期,温州某中学在周边地区开展地理夏令营活动,经过几天考察,夏令营成员绘制出该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见图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图16
⑴图中A、B、C、D是夏令营成员考察期间的宿营地选址,最为合理的是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⑵请帮夏令营成员计算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2分)⑶甲、乙两村庄正计划沿图中虚线修建一条公路,夏令营成员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3分)
⑷图中①处甲村正计划将大片土地租给某化工集团建一个大型化工厂,②处乙村村民正准备建梯田。上述两处开发建设是否恰当?试从地形与环境的角度简述理由。(4分)
⑸由于绘图同学的粗心,图中有一处等高线数值被标错,请指出并标注正确数值。(1分)
读图14和图15,回答下列问题:
图14图15
⑴列举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其成因
⑵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印度尼西亚终年受什么气压带控制,其降水多为什么成因类型?
⑶简析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原因。
⑷1980年前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成本相差不大。2002年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0、3540、2000美元,该指标差距加大,同时劳动力成本差距也增大。结合图15,说明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的变化主体趋势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