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A.如果①过程发生配对错误,经过②形成的蛋白质结构不一定改变
B.②过程中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tRNA等条件
C.人的白化病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生物的性状可能会发生改变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由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导弹”是利用细胞工程制出来的
B.“弹头”是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和毒素等物质构成
C.“弹头”中的药物有选择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
D.“瞄准装置”是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也逐渐产生。下列有关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基因作物可通过花粉扩散到它的近亲作物上,从而污染生物基因库
B.杂草、害虫从它的近亲获得抗性基因,可能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能增殖的污染
D.基因污染较难清除

人们常用DNA进行亲子鉴定。其原理是:从被测试者的血滴或口腔上皮提取DNA,用限制性内切酶将DNA样本切成特定的小片段,放进凝胶内,用电泳推动DNA小片段分离,再使用特别的DNA“探针”去寻找特定的目的基因。DNA“探针”与相应的基因凝聚在一起,然后,利用特别的染料在X光下,便会显示由DNA探针凝聚于一起的黑色条码。被测试者这种肉眼可见的条码很特别,一半与母亲的吻合,一半与父亲的吻合。反复几次过程,每一种探针用于寻找DNA的不同部位形成独特的条码,用几组不同的探针,可得到超过99.9%的父系分辨率。请问,DNA“探针”是指:()

A.某一个完整的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片段的特定DNA
C.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特定双链DNA
D.与目的基因互补的特定单链DNA

1987年,美国科学家将萤火虫的萤光素基因转入烟草植物细胞,获得高水平的表达。长成的植物通体光亮,堪称自然界的奇迹。这一研究成果表明:()
①萤火虫与烟草植物的DNA结构基本相同
②萤火虫与烟草植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③烟草植物体内合成了萤光素
④萤火虫和烟草植物合成蛋白质的方式基本相同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①和④ D.①②③④

下面图中A.B.C.d代表的结构正确的是:()

A.a—质粒RNA B.b—限制性外切酶 C.c—RNA聚合酶 D.d—外源基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