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已知某果蝇种群中现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A.1/2 | B.25/64 | C.15/64 | D.3/4 |
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是
A.英国植物学家布朗 | B.英国自然科学家虎克 |
C.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 | 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 |
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型禽流感病毒侵染家禽的过程,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型禽流感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 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的比例是 ()
A.0 | B.25% | C.50% | D.100% |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
D.复制结果是共产生16个DNA分子 |
假说—演绎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时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
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 |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种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