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戊 |
施肥情况 |
尿素 |
磷酸二氢钾 |
磷酸二氢铵 |
硫酸铵 |
不施肥 |
小麦收获量(kg) |
55.56 |
65.26 |
56.88 |
55.44 |
55.11 |
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 ( )
A.K B.N C.P D.S
植物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
A.在夜间,线粒体可为叶绿体提供CO2参与暗反应 |
B.在白天,叶绿体可为线粒体提供O2,并在线粒体内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
C.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内膜、基质中分布着相同的酶 |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含DNA和RNA,而叶绿体的基质中还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
将酶、抗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或小分子药物用磷脂制成的微球体包裹后,更容易运输到患病部位的细胞中,这是因为 ( )
A.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允许对细胞有益的物质进入 |
B.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C.微球体能将生物大分子药物水解成小分子药物 |
D.生物膜具有半透性,优先让生物大分子物质通过 |
下列肯定不含核糖的一组结构或物质是
A.T2噬菌体的核心和细菌质粒 | B.染色体和酶 |
C.叶绿体和线粒体 | D.细胞核和核糖体 |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为—CH3)2个,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下图)得到几种不同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肽键数目减少4个 | 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 |
C.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 | 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 |
下表为某种大肠杆菌细胞的分子组成,据此做出的推论正确的是 ( )
成分 |
水 |
蛋白质 |
DNA |
RNA |
糖类 |
脂质 |
中间产物 |
无机离子 |
相对含量/% |
70 |
15 |
1 |
6 |
3 |
2 |
2 |
1 |
分子种类 |
1 |
3000 |
1 |
1000 |
50 |
40 |
500 |
12 |
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B.蛋白质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C.1种DNA转录出1种RNA D.1种DNA分子可控制多种蛋白质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