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A.经选择培养后即可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
B.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纤维素分解菌少 |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
D.此实验中需设置对照组 |
下列是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 |
B.神经细胞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的浓度低于外侧 |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电位不一定是外负内正 |
D.脑中的高级中枢可以调控脊髓中的低级中枢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出现面色苍白、全身颤抖的现象。此时机体发生的生理变化有
A.下丘脑温觉感受器受到刺激,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
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收缩 |
C.皮肤血管收缩,产热减少 |
D.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升高 |
科学家用人工合成的染色体片段,替代了酵母菌的第6号和第9号染色体的部分片段,得到的重组酵母菌能存活,未见明显异常,关于该重组酵母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还可能发生变异 | B.表现型仍受环境的影响 |
C.增加了酵母菌的遗传多样性 | D.改变了酵母菌的进化方向 |
如下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