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教材当中出现了很多有关小泡的叙述,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附在其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包裹起来,随后小泡离开内质网向高尔基体移动并最后与之融合 |
| B.在动物、真菌和某些植物的细胞中,含有一些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 |
| C.在植物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开始解体,形成分散的小泡,到了有丝分裂的末期,这些小泡会聚集成一个细胞板,进而形成新的细胞壁 |
| D.刚分裂形成的植物细胞中只有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随着细胞的长大,这些小液泡就逐渐合并发展成一个大液泡 |
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前者各时期细胞中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
| B.后者分裂过程中有联会现象和四分体,而前者没有 |
| C.前者仅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后者还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 D.分裂时前者DNA平均分配,而后者DNA为随机分配 |
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至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这至少是()次分裂的分离期。
| A.第一 | B.第二 | C.第三 | D.第四 |
甲乙丙是同一个生物的三种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器官 |
|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
|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
| D.乙、丙图中染色体与核DNA的比是2︰1 |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若从细胞周期考虑,根
据下表中提供的信息,选
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 生物 |
细胞周期时间(h) |
||
| 分裂间期 |
分裂期 |
合计 |
|
| 物种甲 |
10.6 |
0.4 |
11 |
| 物种乙 |
18 |
0.5 |
18.5 |
| 物种丙 |
16.5 |
2 |
18.5 |
| 物种丁 |
10.4 |
2.3 |
12.7 |
A.物种甲 B.物种乙 C.物种丙 D.物种丁
某高等生物基因型为AaBb,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右图为其体内的某个细胞的状态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基因位点1、2、3、4可能分别是A、b、B 、b
B.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与该细胞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
C.该状态下的细胞不发生ATP水解
D.该状态下的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