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每空2分,第(3)小题4分)在高等动物Z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经历时间依次为G1期为8h、S期6h、G2期5h、M期1h。HU(羟基脲)是一种DNA合成抑制剂,对S期以外的细胞无影响,但可以阻止细胞进入S期而停留在G1/S交界(看作G1期细胞)。科学家利用Z细胞和HU做了如下实验,每组设置多个重复样品。
①A组:培养液+ Z细胞+ HU(用生理盐水配置)
B组:培养液+ Z细胞+ 生理盐水
②培养14h后,检测统计A、B两组各时期细胞数所占百分比(第一次检测)。
③将A组中的HU全部洗脱,更换新鲜培养液培养10h,再向A组中加入HU。
④培养12h时间后,检测统计A、B两组各时期细胞数所占百分比(第二次检测)。
请回答:
(1)A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
(2)G1期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S期的启动需要一
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
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__(填“不变”或“提
前”或“延后”)。
(3)①设计一张表格,并将A、B两组第一次检测统计的预测结果填入表中。
②A组的第二次检测统计结果是 。
水果、蔬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碳酸钠。当食用这些食物时,碳酸钠进入血液后,人体的即时反应是:
(1)碳酸钠与血液中的______缓冲对发生作用,相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形成的______通过______(器官)以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
(3)因此,通过血液中缓冲物质的作用,使血液中的______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
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回答问题:
(1)在上述实验过程中,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完成的是(填序号);必须经水浴加热的是(填序号)。
(2)请分别选择在上述实验中所用的药品和方法:
实验①(填序号),实验③(填序号)①0.1g/mLNaOH②0.1g/mLNaCl③0.01g/mLCuSO4
④0.05g/mLCuSO4⑤分别使用⑥混合后再使用
(3)实验②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实验⑥观察到RNA、DNA依次被染成。
(4)某科研小组在进行了实验⑤的基础上,分离出了完整的叶肉细胞,这些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
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属于生命系统中的层次,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
分子马达是将ATP(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水解释放出来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
一类蛋白质。天然的分子马达,如:驱动蛋白、RNA聚合酶、肌球蛋白等,在生物体内参与了胞质运输、DNA转录、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
(1)根据上述材料可知,下列属于分子马达的是。
A.DNA解旋酶 | B.核苷酸 | C.葡萄糖 | D.水 |
(2)合成分子马达所需的原料是,原料间结合的方式叫。
(3)上述材料表明,分子马达是通过、等功能而参与生物体的一系列生命活动。
(4)已知一种分子马达由m条肽链,n个基本单位组成,下图是这种分子马达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上图中表示R基的有(填序号)
②该分子马达中至少含有个氧原子
③设该分子马达的基本组成单位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b,则该分子马达的分子质量为。
在下列实验中必须使用活细胞做实验材料的
是(
);若选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则是()实验的好材料;若选用你自身的口腔上
皮细胞,则是()实验的好材料。
A.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鉴定 |
B.线粒体的观察 |
C.制备细胞膜 |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E.探究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
① 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
A |
B |
C |
D |
E |
||
来源 |
猪血 |
马肝 |
蛙表皮 |
棉花 |
霉菌 |
|
水溶性 |
+ |
— |
+ |
— |
+ |
|
灰分 |
+ |
— |
+ |
— |
— |
|
染 色 反 应 |
甲基绿溶液 |
— |
— |
+ |
— |
— |
斐林试剂 |
— |
— |
— |
— |
— |
|
苏丹Ⅲ溶液 |
— |
+ |
— |
— |
— |
|
双缩脉试剂 |
+ |
— |
+ |
— |
+ |
|
碘液 |
— |
— |
— |
— |
— |
注:+:有(溶解);—: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 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 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
A、;B、;C、;
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