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大移民,渠首精神铸丰碑。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和主要水源地的河南省浙川县,承担着15.6万移民的外迁安置任务,外迁人口居全国第一。为了国家工程建设,该县移民上至耄耋老人,下到学步幼童,毅然泪别故土,迁往他乡——有的亲子相分,无怨无悔;有的抱病前行,义无反顾;有的抛弃蒸蒸日上的产业,损失惨重……如果由你来写关于移民感人事迹的报道,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以上情境的是( )
A.顾全大局——为国分忧担重任 | B.甘于奉献——割舍亲情别家园 |
C.众志成城——爱国情怀谱史诗 | D.大爱无疆——不顾小家为国家 |
2014年9月30日,中国迎来了首个“烈士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缅怀追思。这是2014年以来中国以立法形式确立的第三个国家级纪念日。国家设立烈士纪念日是为了进一步培养青少年的
A.艰苦奋斗精神 |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C.伟大的抗战精神 |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
“人类与污染之间的战争,就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有一天他们会说不,我不满意,我不想等待,我要站出来做点什么,我要做的就在此时,就在此刻,就在此地,就是此事。”《穹顶之下》的结尾词清晰地揭示了在环境问题面前公众的责任,那就是
①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②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③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④参与环境问题的公众监督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会议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强调必须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转变。这说明
①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③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
④我们必须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某市针对本市PM2.5(空气中含有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数据反映的情况(下图),下决心治理最大污染源。作为该市小主人,你认为响应这一举措最应该做的是
A.出门步行或骑自行车,尽量不乘机动车 |
B.倡议秸秆还田,禁止焚烧秸秆或少用秸杆做燃料 |
C.养成使用绿色能源、节约用电等生活习惯 |
D.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建筑管理,减少工地扬尘 |
10月29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对这一政策,理解错误的是
A.它一定会导致人口暴涨 |
B.它是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完善 |
C.它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 |
D.它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