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红 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已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
C.“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她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众,故而独自缓慢开放。 |
C.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
诗歌鉴赏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诗人登临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颈联是如何写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思赠远(其一)
王涯
当年只自守空帷, 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 唯看新月吐蛾眉。两首诗分别是以什么人的口吻来写的?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包含两重对比,请具体说明。
“漫漫轻云露月光”和“唯看新月吐蛾眉”都写到月亮,各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3分)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3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题画
(宋)李唐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燕脂画牡丹。
注:李唐初在杭州,靠卖画糊口,生活艰难。这是作者自己在画上所题的诗。请用自己的语言描摹李唐画作的内容,试品评画作的技法与效果。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清溪行①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②,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①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②新安江,流经安徽,汇入钱塘江,以江水清澈出名。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