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入卫作
沈佺期
淇上风日好,纷纷沿岸多。
绿芳幸未歇,泛滥此明波。
采蘩忆幽吹,理棹想荆歌。
郁然怀君子,浩旷将如何。
【注释】①采蘩:《诗·豳风·七月》:“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谓豳公子有与民同甘苦的德行。后因以“采蘩”作思念君子的典故。蘩,fán,茵陈,或叫茵陈蒿,俗称白蒿,可做中药。②郁然:愁闷貌。
⑴从情调上看,这首诗前四句           ,后四句         
⑵请对诗的后四句进行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这首诗首尾两联是怎样呼应的?

2.短诗的起句、结句十分重要,往往跟诗的主旨和意境有关。据此说说“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①陂(bēi):积蓄水的池塘,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此诗作于作者推行新法失败,退隐闲居江宁之时。②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徐州任上,距离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尚有两年。
(1)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两位作者在各自诗作中寄予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之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①荡桨向临圻②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注】①罟师:渔人,此指船夫。②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10.在全诗中,诗歌意象呈现的情感基调有什么变化?
答:                             
11.结合全诗分析,作者用春色比喻相思有哪些好处?
答: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题。
归园田居(节选)归园田居(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解释诗中加点的宇。
荫:_______________罗:______________兴:______________
带:_______________荷:______________荒秽: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3.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4.“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5.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2)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
(3)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
(4)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5)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