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被确定为国家发展层面的核心价值 。
(2)反腐有成绩 振奋人心,但是更应该由此看到形势的严峻,历史经验和现实环境都告诉我们,与腐败作斗争没有“完成时”。
(3)世贸组织裁定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限制 了自贸原则,日前,中国商务部已经取消了稀土出口配额限制。
A.趋向纵然违反 | B.取向纵然违犯 |
C.趋向固然违犯 | D.取向固然违反 |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了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击退了它。 |
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译: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一天天地割让削减,而最终趋于灭亡。 |
C.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译: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 |
D.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
译:您要是爱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羊又有什么选择呢?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因此,学之后才知道自己不足之处,教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不足之处之后才能够反省自己 |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 |
C.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各诸侯国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各诸侯国就越急迫。 |
D.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
译: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和秦国不帮助五国啊!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译: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生长在淮河以北就是枳。只是叶相像罢了,他们的果实和味道却不同。 |
B.安得使予多暇日,又多闲田,以广贮江宁、杭州、苏州之病梅,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译:怎样才能使我有更多空暇时间,又有很多空闲的田地,来大量存贮江宁、杭州、苏州的病梅,尽我一生的光阴来治疗病梅呢? |
C.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来。 |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
译:六国灭亡,不是因为军队不善于打仗,仗打不好(不善于作战) ,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他做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译:我这才知道,把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 |
C.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译:文人画士所造成的祸害竟严重到这个地步啊! |
D.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
译:已经流了三天泪,于是发誓要治好它们。
下列文言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译:您不要奇怪百姓认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 |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臣为郎中,不久承蒙国家恩典,任命我给太子洗洁马匹。 |
C.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译:虽然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戴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却不服气。 |
D.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
译:我不能早重用你,现在事急才来求你,这是我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