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到了麦子成熟的季节,麦田里一片金黄。农人们都在准备收割。有位割麦人突然发现,他的麦田里还有一穗麦子泛着青色。于是他决定等着这一穗麦子黄了再来割麦。这是他一贯的风格。他的眼睛里容不得半粒沙子。等这一穗麦子黄了的时候,其他所有的麦子都已经落地。
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题目:《_________每天都是新的》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文面工整,不写错别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漫长而短暂的一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那么,人成长的责任在于何人?是自己,还是父母、老师,抑还是社会?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肩负起怎样的责任,该怎样肩负起责任,这是每一个人必须思考和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成长的责任”有关的经历或你对“成长的责任”的看法。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标题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750字;④不得抄袭。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挤”是一种状态,无数人挤在纷扰的城市,挤在狭窄的路上,挤在人口日渐膨胀的世界;“挤”也是一种行为,摩肩接踵是一种“挤”,竞争进取也是一种“挤”。有人说,中国的90后无法回避一个“挤”。“挤”既让人感到窘迫、窒息,又激励人争先恐后,不断奋斗。
请以“挤”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在阅读中认识了许多高尚的人,他们的人格操守令人景仰。屈原行吟法畔,忧国忧民;文天祥临危受命,凛然不屈;林肯为捍卫统一而不吝献身;马克思为科学真理奋斗终生;即使是来自底层的鞋匠、车夫等类人,也同样闪烁着人性的光辉。
同样,我们在阅读中也经历了许多令人振奋的场景,有雄伟瑰丽的长江三峡,有朴素深沉的肖邦故园,有马丁·路德·金的激情演讲,有苏州五烈士的慷慨赴死……
如果我们能够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就能领略到正直善良、公正无私;如果我们善于留心观察,就能体会到无边的景致。
请以“当我遇到了(人物)”或“当我走进(场景)”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作文
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引述了一项英国科学家进行的实验:科学家在许多同时生长的南瓜上加上质量不同的砝码,有的几克,有的几十克,有的几百克,有的几千克,其中一个南瓜压得最多,从最初的几克逐步加压,到它成熟时已经加到了几百斤。科学家把这些加压的成熟了的南瓜摘下来,试着用刀把它们剖开,看它们的质地有什么不同,别的南瓜随着手起刀落迎刃而开,而那只承受压力最大的南瓜却把刀弹开了,把斧头也弹开了,最后只好用电锯把它们锯开。测验的数据令人难以置信,这只南瓜果肉的强度竟然相当于一株成年的树干!
于丹说,这其实是一个“生命的实验”,面对这样令人瞠目结舌的实验结果,“在当今社会这样的竞争压力下,我们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写出作文大纲,字数不少于100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