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清平乐
张炎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注】①楚子:指屈原。②所南翁:指宋末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善画无根墨兰,宋亡后,隐居苏州,不仕。③孤花:有的版本作“三花”。词的上阕是如何描写兰花的?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下阕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柯子
王 炎
山冥云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山,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
(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注:①本诗写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的成都。陆游被免官后病了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
(1)结合颔联分析作者“书怀”的内容是什么?
(2)末联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然后回答问题。
①一水护田将绿绕②花木成畦手自栽
③两山排闼送青来④茅檐常扫静无苔
(1)原诗的顺序已打乱,请根据你所学的韵律知识进行排序。
答: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中哪两个字运用得好?为什么?
答: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无闲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4、词中用了什么手法写“心事”?写了什么心事?
15、“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列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口行舟①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①] 庆元三年,学禁严峻,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感时而作。
(1)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3)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一定的人事哲理,请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