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盲人辞别朋友时,他的朋友给他一只灯笼。盲人说:“我不需要灯笼,无论明暗对我都是一样的。”朋友说:“这点我知道,但如果不带的话,别人也许会撞到你。”这位盲人听后便打着灯笼回去了。走着走着,突然有人撞到了他,他生气地说:“难道你看不见这盏灯笼?”路人指着灯笼说”:老兄!你的灯早已经熄了。”
要求全面审读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马年央视春晚中,四川歌手王铮亮的这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也在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热议。
有网友评价:时间去哪儿了?青春去哪儿了?我只知道,岁月磨砺过后,每一个人,都有一本满满的回忆。
也有网友感慨:时间真是个美丽的东西,带走了人的一生,却从来不问人愿不愿意。
更有网友在自己的微博上反思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忙得没时间打扮自己,忙得没时间买漂亮的衣服,忙得没时间陪父母,忙得没时间对自己好一点,到底在忙些什么连自己都不知道,时间都去哪儿了?
对于“时间都去哪儿了”的问题,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上面的材料,引起你怎么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标题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记录了一对小夫妻,他们喜欢美食,喜欢旅行,经常去各地游走。两个人到了美丽的云南,很快被那里的一切迷住了。在那里,他们有“脚踩土地,头顶蓝天”的踏实感。于是,两个人辞掉北京的工作,移居云南。他们说:“我们都不是那种很好强的人,不是非得发愤图强,做出什么事业。我们没有出人头地的想法,就喜欢过简单朴素的日子。”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引起你什么感悟或思考?围绕材料按照要求拟写作文。
从前有个书生,精通佛道。在夏天的一个夜晚,刚要睡觉,谁知耳边传来蚊子的响声;正想拿起蒲扇打蚊子,突然心中想起佛道:切勿杀生。阿弥托福,书生放下了蒲扇,在一片骚扰中睡去。第二天,只见他身上红肿,但他依旧面带微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的短诗,按照要求作文。
我的眼睛和耳朵,是为认识别人,倾听别人
我的脚,是为走近别人
我的手,是为帮助别人,牵引别人
我的脑子,是为造福别人
我的心,是为体贴别人爱别人
说真的,若没有别人,我还能成为我吗?
请联系诗歌内容和含意,结合自己读了该诗后的感受和思考,围绕“我与别人”这一话题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标题自拟;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