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我国地名命名出现很多问题:乱取名、取怪名、取洋名,命名随意性增大;街区、道桥、车站以人名、企业名、商标名、产品名命名问题比较突出,命名商业化、庸俗化;一些房地产建设项目杜撰虚拟的“广告名”开展营销,“一地多名”、“贪大求洋”、“名不副实”问题严重;在城市不断建设扩张的同时,不少历史地名逐渐被弃用。上述乱象说明( )
A.地名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和传统价值的具体体现,是城市重要文化资源 |
B.地名是居民的集体记忆和精神纽带,是城市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 |
C.在地名命名中应当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握地名文化内涵 |
D.地名命名必须彰显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底蕴,杜绝与商业的联系 |
国务院决定,2010年小麦各品种最低收购价每市斤平均提高3分钱,同时适当提高稻谷特别是优质稻最低收购价格。国家这样做的经济学依据是 ( )
A.粮食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 |
B.价格变动能调节生产规模 |
C.我国的粮食生产供不应求 |
D.价格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唯一手段 |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提出:国家对1.6升及以下排量的汽车购置税率由10%调整为5%。同时,国家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或换购轻型载货车以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因此,2009年2月份我国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对以上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
①价格决定供求 ②汽车销售量的增加可能使石油价格上涨
③消费者购买汽车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生活镜头:卖主:葡萄3元一斤。顾客:2元一斤行不?卖主:2元5角卖给你。顾客:好的。从上述讨价还价的生活镜头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 ( )
A.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 |
B.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 |
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 |
D.有时高,有时低,具有不确定性 |
2009年4月,浙江某市休闲购物节举行,共发放总额5 000万的消费抵用券,顾客凭消费抵用券既能参加价格“满就抵”活动,又能参加抽奖活动。这种消费抵用券( )
①能够在短期内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②是纸币和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购买一切商品
④能直接扩大生产规模,改善民生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0.2009年中秋节期间,济南各大商场、超市的烟酒茶等传统礼品柜台重现“豪华版”包装。商家不惜“重金”包装礼品,看中的是中国人喜送礼、“爱面子”。要根除豪华包装、“重金”包装这一痼疾,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应该 ( )
①加强对厂家、商家过度包装的管理和限制
②增强资源节约意识,自觉抵制过度包装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限制过度包装
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