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中国GDP首次突破l0万亿美元大关,但增速降为7.4%,是1990年以来最低,中国经济进入了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
材料一 :我国经济“新常态”存在以下阶段性特征: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从投资需求看,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从出口形势看,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
材料二:经济“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问题也成为2015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之一。大家认为,从资源环境约束看,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现在环境承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1)根据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企业应如何面对经济“新常态”。
(2)假如你是全国人大代表或全国政协委员(任选其一),针对“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问题应如何履职?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某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绘制的“京津冀地区高速发展规划”图




(1)读图,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京津冀三地如何通过相互借力,实现协同发展。
材料二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着力推动三地经济朝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连的路子走下去,努力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2)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知识,阐述京津冀三地发展为什么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
材料三北京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发展优势,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明确了北京“文化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
(3)打造“文化中心”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优势
措施
理论依据
示例:拥有故宫等7项世界文化遗产和7000余处文物古迹
加强对文物古迹的保护、挖掘、传承和利用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拥有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等众多文化会展场地
利用会展场地平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拥有以798艺术区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文化市场


北京高校林立,拥有200多家科研机构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队伍

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人们常常面临一些道德冲突,遭遇到世俗功利与良心道德的“两难选择”。65岁的詹女士的自身经历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2014年3月13日上午10时许,在银川市海宝公园,詹女士骑自行车摔倒后,路人们纷纷上前将詹女士扶起, 还帮她把摔碎的玉手镯捡起来。詹女士说,她患有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曾经摔倒过好几次,每次都有路人帮忙扶起,从来没遇到过路人担心被讹钱而见死不救的情况。有网友评论,“爱心和责任是可以感染的,从杭州最美司机昊斌到济南大客车司机宋洋,再到潍坊司机宋丰升,爱心在延续,责任在坚守,希望整个社会都被正能量所充斥。”
结合材料,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说明青少年在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冲突时, 如何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014年1月1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精神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化和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党旗帜鲜明地把代表社套主义精神文化价值追求的“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这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提出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2014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围绕文化体制改革、中华文化的传承等议题展开讨论,广大网民也通过微博等网络平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言献策。
结合上述材料,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201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时指出,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他虽然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事迹永远为人们传颂,他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 雷锋精神等革命传统和伟大精神一样,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永远向他学习。
(1)简述材料中的焦裕禄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等和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2)在当代中国,如何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