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共有954人参加攻打巴士底狱,其中最年长者为72岁,最年幼者仅8岁。用大炮轰断吊桥铁索的是一位洗衣房总管。第一个冲进巴士底狱的是一位木匠。”这段材料反映了
A.参与阶层的广泛性 | B.群众斗争的彻底性 |
C.雅各宾派的激进性 | D.革命影响的深远性 |
2012年是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40周年。40年前,迫使日本急切要求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是下列哪一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
A.B.C.D.
如图为我国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创作的漫画《跃!跃!跃!》。当时作者热情讴歌的是
A. |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B. | "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
C.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
如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A. | 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
C. | 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
D. | 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
"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以上文字出自
A. | 《南京条约》 | B. | 《虎门条约》 | C. | 《马关条约》 | D. | 《辛丑条约》 |
1881年9月,两江总督左宗棠上书清廷:"请开办江苏利国煤铁"。次年成立"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总局"。此举与洋务派的哪一重大活动直接相关
A. | 为"自强",创办军事工业 | B. | 欲"求富",兴办民用企业 |
C. | 学习西方,兴办新式学堂 | D. | 加强海防,创办近代海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