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春天的故事》中写道:“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反映的是( )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C.实行“一国两制” |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 B.《瑷珲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如图,“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这份“礼物”是指()
A.列强在华办厂 | B.开放通商口岸 |
C.列强在华兴修铁路 | D.《辛丑条约》 |
“割台湾,赔两亿,中国人民争争气;开口岸,设工厂,清朝政府无法管。”这首顺口溜便于我们记忆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北京条约》 | D.《辛丑条约》 |
某校八年级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
B.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
C.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
D.小王: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
19世纪80年代,英国驻俄大使达弗林曾说:“中国迫使俄国干了他从未干过的事:吐出了他已经吞下的领土。”这块“领土”指的是
A.新疆 | B.伊犁 | C.库页岛 | D.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