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海南8岁女孩张慧敏在长跑方面有天赋,被称为“海南小神鹿”。其父张建民策划她从三亚跑到北京。此事一开始就引多起多方质疑和反对,张建民不为所动。8月4日,张慧敏跑到武汉市。新闻发布会一结束,张建民告诉小慧敏,要去步行街宣传奥运,搞签名。小慧敏顿时叫道“我累了”,不想去,最终拗不过父亲,只好起了身。(《楚天都市报》8月5日)
材料二:印度5岁男孩辛格,四岁半时就完成了马拉松长跑。家长和教练策划让他用10天时间,从印度东部的布马内斯瓦尔跑到西部的加尔各答,约500公里。起跑前,许多支持者拉起横幅表示支持,媒体也纷纷采访。可就在这时,警察奉政府命令突然封锁了长跑道路,严禁辛格参加这次长跑。策划者称这样会扼杀一个长跑神童。警察回答:国家可以不要神童,但有责任保护一个孩子的生命健康。(《报刊文摘》7月25日)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自2013年在央视首播之后,迅速引爆了国人的汉字书写热潮,却也让“汉语危机”这个令人不安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如今的形势,已不再是“能写一手好字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而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都已退化为名副其实的“失写一族”。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在逐渐丧失规范使用母语的意识和能力。与此同时,诸如“稀饭”“城会玩”等不合汉语规范的网络词语却异军突起,大量出现在很多网友的日常交流中。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教授给学生做了个测试。老教授问:“你去山上砍树,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 一棵细,你砍哪一棵?”大家都说:“当然砍粗的了!”老教授一笑:“那棵粗的是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你会砍哪一棵?”同学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 “砍红松!”老教授又问:“如果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七歪八扭,你砍哪一棵?”同学们有些疑惑,就说:“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老教授说:“杨树虽然笔直,可中间大多空了,你会砍哪一棵?” ……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虽然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
听了这番话,大家心中似都有所感悟。
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记者:如果将写作比作一种运动的话,你觉得它与哪个项目最相像?
作家:登山吧。不过有的登山者是去看如火如荼的红叶的,那里游人如织;有的登山者则要一睹险峻的冰峰,那里人迹罕至。
记者:这二者谁更可贵呢?你自己又属于哪一类?
作家:每个登山者都有自己认为更可贵的答案。我属于后一类人,也许各行各业都有像我这样的人。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公交车距离车站50米处,一位大妈扛着大包裹向公交司机挥手,示意停车。按规定,公交车不准站外停靠,所以车继续前行。但司机为了能让大妈赶上这最后一趟车,明显放慢了速度。大妈很着急,边喊边艰难地追赶。车刚停稳,司机立刻跳下车,迎着大妈跑去。他帮着大妈上了车,安顿她坐好,这时公交车已在车站停了3分钟。大多数乘客报以热烈掌声,也有人对大妈没有提前准备好上车议论纷纷,还有人对司机停车等人耽误大家的时间表示不满。对于以上现象,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日,明朝都察院长王廷相对新御史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昨天雨后乘轿进城,轿夫穿的是双新鞋。开始,他小心地挑着干净地面落脚,后来一不小心踩进泥水里,于是便不再顾及新鞋。一御史听后说道:“终身不敢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