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100 g 20%的KNO3溶液变为10%的溶液,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80 g水 | B.加入100 g 5%的KNO3溶液 |
C.降温,析出10g KNO3晶体 | D.加水使溶液的质量为200 g |
2014年12月22日上午,首届以“弘扬核心价值观,文明美丽在冰城”为主题的冰雕大赛在我市中央大街开赛。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创作者们的热情表达了哈尔滨人创建文明美丽冰城的信心 |
B.制作冰雕的主要材料是冰.冰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
C.水变冰是物理变化.冰水是混合物 |
D.制作冰雕时用钢铲削刻.是利用了钢的硬度比冰大的性质 |
一包不纯的Na2CO3固体,其杂质可能是CaCl2、NaCl、 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加水得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aCl2 |
B.样品中一定含NaHCO3,可能含NaCl |
C.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 ,可能含有NaHCO3 |
D.所加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不大于7.3%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 |
CO2 |
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B |
CaO |
Ca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C |
NaOH溶液 |
Ca(OH)2溶液 |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 |
D |
FeCl2溶液 |
CuCl2溶液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下列离子可在pH==12的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K+OHˉ Na+Clˉ |
B.H+ Na+NO3ˉ CO32ˉ |
C.Ba2+ Cu 2+ NO3ˉ SO42ˉ |
D.Ba2+NO3ˉ OHˉH+ |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B.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蒸发结晶方法提纯甲 |
C.t2℃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小于乙 |
D.已知t2℃甲的溶解度为50g,在t2℃时将5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5g溶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