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为检验其是否变质,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九(5)班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提出问题】待测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1)请你用化学方程式写出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
【提出猜想】
(2)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
【设计方案】
(3)实验方案(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待测溶液没有变质,猜想一正确。
请你判断该方案是否合理 ,理由是
实验方案(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稀盐酸,若溶液中没有出现气泡,则说明该待测溶液没有变质了,猜想一正确。小陈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合理,请你想一想他的理由 。
实验方案(三):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溶液变红的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请你写出发生的方程式 。小刘同学提出异议,原因是 。
实验方案(四):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
若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
【实验结论】该溶液为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
【反思交流】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除了选用试剂验证产物碳酸钠的存在能证明两者可以反应外,是否有其他办法证明两者反应呢?
(4)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实验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
|
比较项目 |
排水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度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度 |
CO2密度比空气 , 且不与氧气反应 |
收集过程分析 |
集满现象 |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证明空气全排尽 |
向收集到CO2的集气瓶中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先浑浊后澄清所需时间较短 |
先浑浊后澄清所需时间较长 |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① ;
② 。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 (填序号)。若配制后,则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10%,可能是下列哪些因素造成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称量时物体与砝码放反了 B、量水时,仰视刻度 C、所用砝码破一角
D、氯化钠中有少量杂质 E、称量后,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右
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一白色粉末的成分,他做了以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再滴加稀HCl,有气泡产生,由此可推出白色粉末中含有。
(2)该同学为进一步探究白色粉末是否含有NaOH,主要操作流程如下:
①沉淀B的化学式为。
②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在操作2中,除要用到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滤纸、玻璃棒外,还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③你认为该同学的这个方案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以下是我们熟悉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净化装置(装置⑦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干燥的CO2,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某学生在上述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又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套装置来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时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溶液应从装置②中的
(填仪器名称)加入,二氧化锰起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其方程式分别是:
某同学选用加热碳酸氢钠的办法制取少量的CO2,他不选用碳酸氢铵的理由是。
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对这种糖衣片产生了兴趣,打算对药片的糖衣所起作用等问题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硫酸亚铁糖衣片中糖衣的作用是什么?
【查阅资料】
(1)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易被氧化成铁离子;
(2)硫酸亚铁晶体加热会失去结晶水,高温会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提出猜想】药片糖衣的作用除了包装药物外,还可能是 .
|
【探究一】利用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并观察其在空气中的变化推断糖衣的作用.
回收废旧干电池、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面是我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废旧干电池意义的过程(片断),请帮助他们完成相应报告:
【提出问题】废旧干电池的组成物质有什么?
【查阅资料】部分酸碱盐溶解性表
|
OH- |
NO3- |
Cl- |
SO42- |
CO32- |
||||||
H+ |
![]() |
溶、挥 |
溶、挥 |
溶 |
溶、挥 |
||||||
Ag+ |
![]() |
溶 |
不溶 |
微溶 |
不溶 |
||||||
Ba2+ |
溶 |
溶 |
溶 |
不溶 |
不溶 |
【活动探究1】电池中含有的材料有哪些?请举一例:金属 ;……
【活动探究2】电池的内容物中有没有我们熟悉的离子?
【猜想1】小组中一同学在剥开电池锌壳时,有白色糊状物,闻到一股淡淡的刺激性气味,因此他猜想:电池的内容物中含有NH4+
【设计方案1】取少量白色糊状物与 混合、研磨,闻到氨味,证明上述猜想正确.
【猜想2】可能含有OH-、CO32-、Cl-、SO42-中的一种或几种.
【设计方案2】为了验证猜想2,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表格中相应内容.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相应的结论 |
1.取样.溶于适量的水,静置,过滤.取少量滤液于一支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
石蕊试液不变蓝色 |
没有OH-存在 |
2.另取少量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稍过量的稀硝酸. |
无明显现象 |
没有 存在 |
3.再向第2步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少量的 溶液 |
|
没有SO42-存在 |
4.向第3步所得溶液中再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有 存在 |
5.取白色糊状物,滴加少量_________ |
有蓝色出现 |
则说明有淀粉存在 |
【结论】上述实验证明,电池内白色糊状物主要是 (一种盐填化学式)和淀粉等两种物质混合而成.
【交流与讨论】根据上述探究过程,你认为电池内容物有无回收价值?请简要说明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