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
B.t2℃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80g |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
如图所示,将密闭的相互连通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使之平衡。经过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稀,烧碱潮解 |
B.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饱和,烧碱潮解 |
C.指针偏左,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
D.指针偏右,食盐溶液一定变浓,烧碱潮解 |
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
A.偏低 | B.偏高 | C.不变 | D.无法判定 |
下表是一些物质的pH,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较宜食用的物质是( )
物质 |
番茄 |
葡萄 |
牛奶 |
玉米粥 |
pH |
4.0 ~4.4 |
3.5~4.5 |
6.3~6.6 |
6.8~8.0 |
A.番茄 B.葡萄
C.牛奶 D.玉米粥
将20克10%的盐酸和20克10%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滴入石蕊溶液,溶液为 ( )
A.紫色 | B.蓝色 | C.红色 | D.无法判断 |
如图中“”表示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据此判断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血浆 | B.唾液 | C.胃液 | D.尿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