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前,我国国民的平均阅读水平低于发达国家。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而中国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我国的国民阅读而且呈现功利化、实用性等倾向。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往往热销,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
当读书成为一种全民文化、成为每个公民自觉行为的时候,民富国强就不再遥不可及。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对国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性倾向进行评析。
(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读书为民富国强筑牢基础。(4 分)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在西藏,信教者家里几乎都设有小经堂和佛龛,处处可见从事宗教活动的信教群众和悬挂的经幡,正常的宗教的活动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尊重。
材料二 对于我国穆斯林的朝觐,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了各种服务。70岁的左拉姆大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县的一位普通农民,她第一次出国朝觐归来说:“朝觐是我一生的最大心愿,这一路上吃饭、坐车、朝觐米娜山都受到很好的照顾。”21世纪以来,中国赴麦加朝觐的穆斯林教徒有8万多人。
材料三 在我国境外,敌对势力还在利用宗教进行破坏活动,向我国非法运进宗教印刷品;有的宗教职业人员入境后,扩大地下宗教势力;有的地方私设传道点、私办经文学校,甚至还有干预教育和婚姻的现象。对此,有关部门给予依法取缔和制裁。
请你运用我国宗教政策的相关知识,对上述材料所阐述现象进行分析。10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5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议》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谈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义。

材料:城市的“痛”与“快”: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当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变得拥堵。如“首都变成首堵”、归属感缺失、幸福感下降等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城市的“痛”与“快”。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首先是由中共中央提出规划建议。在通过“十二五”规划建议之前,中共中央广泛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各界对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意见和建议。国务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体现了我国政党和政党制度的哪些道理?

2011年5月4日,搜狐网载文指出,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力度正逐年加大,目前65%的高等植物群落和70%的国家重点保护已经得到了有效保护。
运用自然界物质性及有关规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上述做法的合理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