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从国外学成归国的博士,毅然来到天山脚下的尼勒克草原,将学到的试管冻精、胚胎移植等新技术传给当地牧民,实现了共同富裕。这一材料主要表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据《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和李延都患头痛、身热,便一同请华佗看病,华佗检查后,却给他们开了不同的药。原来,两个人引起头痛、身热的原因不同,华佗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法,两人回去按方服药,病果然好了。该事例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是()
|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
| B.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
| C.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
|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
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 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从“神五”到“神十”,中国的航天人正一步一个脚印地创造出新的奇迹。这充分说明()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
|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 D.规律是客观的 |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着同一方向再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 A.真理是有条件的 |
|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
|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
|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
2014年是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等“马上体”迅速在网上走红,成为人们最热门的祝福语。对人们“马上体”的愿望,认识正确的是()
①美好愿望源于主观幻想,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取
②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③要努力创造条件,重视量的积累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美好愿望终将成为现实
|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