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在 (7) ℃,A与B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②t1℃时,分别蒸发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为 (8) 。
③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使t2℃时C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9) 。
④t3℃时,10g水中最多溶解4gA,如需恰好溶解4g B,需要加入水的质量 (10) (填“>”、“<”或“=”)10g。
(1)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事先绕成螺旋状,其目的是 ,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2)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点燃红磷后未立即塞紧瓶塞,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氧元素 2个氧原子 氯离子 。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过氧化氢和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检验CO2的化学方程式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来制取,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3)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某同学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同学在“金属梯”的每一步的凹处放置一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用放大镜会聚6V手电筒光于靠近水面的一步“金属梯”处的白磷上。
(1)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梯”的每一步上都放置一小颗白磷与只靠近水面 的一步“金属梯”处放一大颗白磷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你所学过的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做完此实验:该同学得到启示:要使一个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变小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一中从微观角度你获得的一条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所示反应为:C(石墨)C(金刚石),你对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