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9分)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____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____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____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____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两幅曲线图表示一个人在睡眠、长跑两种状态下的呼吸状况。曲线2表示的是状态。曲线消耗的氧气多。

结合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和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回答问题:

(1)“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该物质最后被彻底消化的产物是。营养不良会影响健康,如缺铁易患贫血,因为铁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
(2)在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是(填写序号),其分泌的消化液能促进“平衡膳食宝塔”第级食物的消化。⑥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流入

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遗传知识,完成下面性别决定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问:生男生女的比例为____ _ _ _ _

下图是染色体、DNA和基因关系的示意图,请看图做答:

(1)图(一)是表示
(2)图(二)中B是A是,其中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图(三)中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孟德尔认为(1)相对性状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分。例如豌豆的高和矮等。(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的,其基因组成有_______或_______两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