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9分)材料一: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细颗粒物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
材料二:PM2.5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广东呼吸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院士:PM2.5是1到2.5微米的颗粒,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对人体产生全方位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颗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就永远停留在肺泡里,哮喘复发。对心血管、神经系统都会有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颗粒物上吸附的化学物质,“比如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重金属就有重金属的危害,关键是要看吸附了什么东西。”
材料四:很多人为应对PM2.5的污染,选择戴口罩。据专家介绍,即便是医用口罩,防护作用也是有限的,主要针对PM3以上的可吸入颗粒物,而街上流行的时装口罩就更别提了。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污染的敏感人群。
材料五: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我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其所在的城市某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

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上班时段
中午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少)
(车流量大)
(车流量小)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1)肺泡适于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有助于扩大进行____的面积。肺泡外还包绕着丰富的____,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____构成,吸进的PM2.5的空气中的部分物质会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这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____相适应的观点。
(2)哮喘是一种过敏反应,PM2.5中的有害物质使有哮喘史的人再次发生哮喘,因此PM2.5中的某些异物相当于免疫学中所说的____
(3)材料五的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____,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4)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
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 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造成的影响及其防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图基因遗传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基因组成① ,② ;如果A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②的性状为
(2)这对新婚夫妇能生出单眼皮的孩子吗?
(3)这对夫妇如果生了一个男孩,那么这男孩的性染色体是

如图是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示意图,请据图作答:

(1)植物细胞示意图是 图,你的判断依据是该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名称)。
(2)图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 ;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 ;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

古书《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请回答:
(1)这段话说出了生物界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写出题中所包含的食物链: ,你认为这条食物链中最多的生物是
(2)树在该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下图是肌肉与骨、关节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请指出图中所示肌肉的名称:①是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___
(2)当曲肘时,图中的两块肌肉各处的状态是处于________状态,②处于_________状态。

如图是我们学过的五种动物,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A是一种会飞的动物,身体可分为 三部分,其运动方式有 ;其体表有外骨骼,作用是: ;它的足和触角
(2)上述动物属于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 ,其重要的原因是
(3)E与D相比,E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4)蜘蛛与上述五种动物中的 (填写字母)具有最多的相同特征。
(5)依据动物体内是否具有______这一特征,可将上述四种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群,上述类群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 (填写字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