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DNA含量变化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在BC段中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B.若是植物细胞,在BC时期会出现赤道板,
在CD时期会出现细胞板
C.若是人体细胞,则DE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只有46条
D.用电镜观察马蛔虫受精卵细胞,会发现中心粒复制

和移向细胞两极发生在AB段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繁殖,最后释放200个噬菌体中,含有放射性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

A.2% B.1% C.0.5% D.50%

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
A. 0.4和0.6 B. 2.5和1 C. 0.6和1 D. 0.6和0.4

如图,用a表示DNA,用b表示基因,c表示脱氧核苷酸,d表示碱基,图中四者关系正确的是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提出遗传定律;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试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以上科学发现的研究方法依次是

A.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B.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类比推理法
C.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
D.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的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