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氯化钠、氯化铝、氯化亚铁、氯化铁、氯化镁五种溶液,通过一步实验就能加以区别,并只用一种试剂,这种试剂是
A.KSCN | B.BaCl2 | C.NaOH | D.HCl |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nW(g);ΔH,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
C.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ΔH<0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5的NaHSO3溶液中:c(HSO3-)>c(SO32-)>c(H2SO3) |
B.同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 NH4HSO4② NH4Cl③ NH3·H2O 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①>③ |
C.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HCO3-)=c(H2CO3)+c(H+)-c(OH-) |
D.0.2 mol·L-1 CH3COOH溶液和0.2 mol·L-1 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 |
c(CH3COO-) +c(OH-)-c(H+)=0.1 mol·L-1
右图所示的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左端放置不纯的镍(Ni)粉。在一定条件下Ni可以与CO(g)发生如下反应:
但Ni粉中的杂质不与CO(g)发生反应。玻璃管内左右两端的温度分别稳定在350 K和470 K,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右端的主要物质是
A.纯Ni(s)和Ni(CO)4(g) | B.纯Ni(s)和CO(g) |
C.不纯Ni(s)和CO(g) | D.不纯Ni(s)和Ni(CO)4(g)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2A(g) + B(g)=3C (s) + D(g)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ΔH>0
B.向沸水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原理是加热促进了Fe3+水解
C.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后,c(Mg2+)增大
D.等体积,pH都为3的酸HA、HB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HA放出的H2多,说明HA的酸性大于HB
已知,
。下列关于不溶物之间转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
B.两种不溶物的![]() |
C.![]() ![]() ![]() ![]() |
D.常温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