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11年春夏之交,鄱阳湖成为“草原”。
“鄱阳湖泊变草原景观图”,
材料二 鄱阳湖地区河流、水文站及相关统计资料
河流 |
水文站 |
集水面积(km2) |
森林覆盖率 |
大中型水库(个) |
十万亩以上灌区(个) |
赣江 |
外洲 |
80 948 |
63.6% |
107 |
20 |
信江 |
梅港 |
15 811 |
54.3% |
35 |
10 |
抚河 |
李家渡 |
15 535 |
53.0% |
18 |
2 |
饶河 |
虎山 |
6 374 |
67.8% |
17 |
1 |
修河 |
万家埠 |
3 548 |
64.4% |
7 |
3 |
材料三: 庐山南北长29公里,东西两侧为大断裂,山势非常雄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多峭壁悬崖,是世界闻名的地质公园。“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是匡庐奇景的真实写照。
材料四: 一些形形色色的“迷你沙漠”,也会出现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带,与江河湖海如影随形。鄱阳湖东岸甲地附近就有20多万亩沙丘。2011年11月,位于甲沙地的风力发电站成功并网发电。
(1)说明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特点。 (2分)
(2)分析导致鄱阳湖变草原的主要原因及各自的影响。 (4分)
(3)描述庐山“峭壁陡崖飞瀑布,奇峰秀岭绕云烟”景观的成因。 (4分)
(4)简述甲地建风力发电站的区位优势。(4分)
下图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乙为。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作用形成的;由此可以推断出这一地区地壳运动地状况为(单项选择)()
A.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
B.先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后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 |
C.先地壳上升或相邻地区下沉,后水平运动,使地面变凹凸不平 |
D.地壳先下沉后上升,使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地比较好。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地。
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__,受其影响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
(3)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C点的风向为____________;
(4)当图中C地风向与此时相反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此季节,一艘从上海出发到地中海沿岸国家的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海域时,________________(顺风顺水、顺风逆水、逆风顺水或逆风逆水)。
图为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C点位于昏线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2)这一天是北半球的(节气),判断的理由是,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A、B、C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三地正午太阳高度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4)此时,北京处于()
A.接近子夜 B.接近中午
C.已经日出2小时以上 D.刚刚日落
(5)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范围是_。
(6)这一天福州(26°N)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7)再过小时全球共处同一日期。
读“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按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状况划分属于,图中乙处中心垂直方向气流运动状况为(填“上升”或“下沉”)。
(2)甲、乙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图中①②两条锋线中,冷锋是。锋线旁阴影为雨区,A雨区在锋(填“前”或“后”),B雨区在锋(填“前”或“后”)。
(4)图中两城市气温较高的是;此时长春刮风。
(5)请画出①锋线所在天气系统示意图,标注出冷暖气团及运动方向、降水区的分布。
读“世界洋流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D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 __渔场,其形成原因是,此洋流按性质分属于。
(2)1月份卑尔根(挪威)的温度在2℃左右,而纬度较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在-8℃左右,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3)若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远航,从A城到B城,利用的盛行风名称是:,利用的洋流名称是:。
(4)若按C洋流的性质来看,推测其对经过地区的气候影响作用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