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根据下列图表,回答有关种群和生态方面的问题。
(1)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表甲所列条件进行了A、B、C、D 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如图乙。图乙中曲线①、②、③分别是甲中       组的结果。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       。该同学在某一时刻提取部分样液,并将样液稀释5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酵母菌细胞分布如图丙,则此时该样液的细胞密度为       个/mL。


(2)图丁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图示的过程直接揭示了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y),则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       J/(cm2·y)。此农田生态系统弃耕以后发生的演替是       ,在此过程中其恢复力稳定性将降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A、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1)与原核生物相比,A、B细胞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A、B两细胞中都存在,其生理过程都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______(只填标号);A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体积变化最大的细胞器是________,研究发现,细胞在持续生长过程中,细胞壁的厚度能基本保持不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_______(只填标号)为细胞壁增加了新的成分。
(3)细胞膜在执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时具有__________性,体现该特性的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4)若B细胞为胰腺细胞,将3H标记的亮氨酸注入该细胞中,3H在细胞内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标号表示)。
(5)在A细胞中,4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的终产物_______能进入3进行反应。

(6分)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神经麻痹毒素,即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1mg可毒死20亿只小鼠。煮沸1min或75℃下加热5~10min,就能使其完全丧失活性。可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的食品有腊肠、火腿、鱼及鱼制品、罐头食品、臭豆腐、豆瓣酱、面酱、豆豉等。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请据此回答:

(1)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
(2)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____个氨基和____个羧基。肉毒类毒素可用试剂鉴定,反应颜色为_______。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检测计数。请回答: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0C)
25
10
25
10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所探究的课题是
(2)分析此实验中无关变量有 。(至少列举2个)
(3)实验中对酵母菌计数可采用法,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需振荡试管,目的是
(4)在用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对某一稀释50倍样品进行计数时,发现在一个大方格内(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酵母菌平均数为16,据此估算10mL培养液中有酵母菌 个。
(5)实验结束后,血球计数板的清洗方法是

如图是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据图回答(1)~(5)题。

(1)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
(3)该种群的增长速率由缓慢到增大是在迁入年后开始的。
(4)此动物种群增长的曲线呈 型。
(5)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的点是 ,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动物资源的更新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点上。

(1)图中A、B、C、D四块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情况为
(2)若给你一些去除尖端的胚芽鞘,并利用上述有关材料,设计实验证明上述结论:
实验设计
实验结果:
(3)若把甲组放在匀速旋转的圆盘上,光照保持不变,则生长素的含量状况为AB。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