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Ⅰ号染色体是性染色体,Ⅱ号染色体上有粉红眼基因r,Ⅲ号染色体上有黑体基因e,短腿基因t位置不明。现有一雌性黑体粉红眼短腿(eerrtt)果蝇与雄性纯合野生型(显性)果蝇杂交,再让F1雄性个体进行测交,子代表现型如下表(未列出的性状表现与野生型的性状表现相同)。
![]() |
野生 型 |
只有 黑体 |
只有粉红眼 |
只有 短腿 |
黑体粉红眼 |
粉红眼短腿 |
黑体 短腿 |
黑体粉红眼短腿 |
雄性 |
25 |
26 |
25 |
27 |
27 |
23 |
26 |
25 |
雌性 |
26 |
24 |
28 |
25 |
26 |
25 |
25 |
24 |
(1)果蝇的体色与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短腿基因最可能位于 号染色体上。若让F1雌性个体进行测交,与上表比较,子代性状及分离比 (会/不会)发生改变。
(2)任取两只雌、雄果蝇杂交,如果子代中灰体(E)粉红眼短腿个体的比例是3/16,则这两只果蝇共有 种杂交组合(不考虑正、反交),其中基因型不同的组合分别是 。
(3)假如果蝇卷翅基因A是Ⅲ号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若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研究者又发现了Ⅲ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图甲。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 (上升/下降/不变)。
(4)欲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Ⅲ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以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通过杂交实验(不考虑其他变异)来完成:让“平衡致死系”果蝇乙(♀)与待检野生型果蝇丙(♂)杂交;从F1中选出卷翅果蝇,雌雄卷翅果蝇随机交配;观察统计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②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Ⅲ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取4株大小相同、来源相同、具有相同叶片的嫩枝,依图1-2-15所示方法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装置的质量调至80 g,其后每隔4 h,记录各装置的质量。图1-2-16曲线表示实验结果:
图1-2-15
(1)曲线Ⅰ代表A、B、C、D中的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为什么?
(2)图1-2-16中曲线Ⅱ、Ⅲ分别代表哪两组装置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图中显示的实验结果,指出该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中哪一面的气孔数量多?_____________。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2-16
(3)若将装置A放入①玻璃钟罩内;②暗室中。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为了研究生物体内各种器官的功能,科学家常通过切除某些器官观察其异常进行研究。请回答:
(1)切除公鸡的某器官后,发现其性行为丧失,其余基本正常,切除的器官很可能是______。
(2)切除狗的垂体后,发现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切除狗的某器官,从狗的尿液中检测到了葡萄糖,切除的器官是______。
(4)由于外伤,破坏了人一侧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将会引起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图1-3-9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
图1-3-9
请据图回答: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________。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 ____________。
(3)胰液中消化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激素B是通过______途径到达胰腺的。
图1-3-8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1-3-8
(1)人体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______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糖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以前糖尿病患者一直依赖于从猪、牛体内提取的胰岛素。尽管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作用相似,但它们之间也有差异,而这种差异足以使患者发生排异反应。1928年,科学家首次应用生物技术,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DNA分子中,生产出人类胰岛素。请回答:
(1)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人类胰岛素,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
(2)糖尿病人血糖含量往往高于______mg/dL,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一般采取静脉注射而不能口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一次性输入胰岛素太多,病人易出现昏厥现象,采取的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
(3)胰岛素分子由A链(含21个氨基酸)和B链(含30个氨基酸)组成,两条链之间由2个-SH连接,A链上有1个二硫键。则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嘧啶类碱基______个,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那么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