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9分)

(1)土地利用类型③是_______。
(2)我们学校所在地的作物熟制是_______。
(3)在我国东部的湿润、半湿润区,农耕区畜牧业较发达,并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主体,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4)下图中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牧区的是_______。

(5)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与     毫米等降水量线吻合。
(6)在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化,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
(7)我国的粮食集中产区⑥地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______________两大部分。
(2)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__洲B___________洋C__________洲D__________洋E___________海峡
(3)东南亚位于A、C两洲和B、D两洋这间的“十字路口”,E海峡则是此“十字路口”的咽喉,日本人将此海峡称为“_______________”。

读日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图填写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
(1)岛屿: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③________(填山名)它是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国的象征。
(3)城市⑤___________(首都)。
(4)日本多_______ 和___________,主要是因为日本介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
(5)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沿岸和___________沿岸。

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②_______(铁路线) B________(特别行政区)
(2)B、C地区第_______产业很发达,有丰富的资金、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珠江三角洲与B地区形成了“_________”的合作模式。
(3)C特别行政区的经济支柱是__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沿着AB线路,天然植被有草原、荒漠、森林等,在A处可以看到的植被是_________,由B到A由于海陆因素影响导致________(温度、降水)差异。
(2)图中C到D农业生产的熟制由____________到一年三熟。C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_______,D地种植的糖料作物主要是________。造成C到D地作物熟制和种类差别的主导因素是南北方________(温度、降水)差异。

下图是“中国地形分布图”,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两山脉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G____________盆地,E____________平原。
(3)写出我国东部濒临的海域名称:M_________海。
(4)写出我国邻国的名称:S为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