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两组镜头,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电视剧甲: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坐着在议事,各自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最后由皇帝决定。电视剧乙:河南府爆发洪灾,内阁的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户部、工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 A.秦、唐 | B.汉、宋 | C.秦、明 | D.明、清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在期最新著作《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有史以来最彻底的,而且资本主义越发达,马克思主义就越使用,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感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具有预见性 |
| B.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 |
| C.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 |
| D.只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阶段 |
美国历史学家J•布鲁姆说: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
| B.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
| 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
| D.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利的制约 |
18世纪的英国,只有国王和议会才能够授予公司特许……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国家对企业的设立逐渐摒弃特许主义,企业的设立已经相当自由,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需要任何机关的审批或核准,企业就可以设立。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竞争加剧 |
| B.生产力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演变 |
| C.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思想变化 |
| D.科学技术进步改变了国家经济职能 |
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殖民扩张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 B.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
| C.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 D.促进了世界各地的平衡发展 |
据《葡萄牙帝国在亚洲:1500—1700》记载,威尼斯人从亚历山大港(位于地中海东部,埃及的重要港口)输出的胡椒等香料平均年贸易量1496年为1 200吨,1506年则锐减至300多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葡萄牙人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商路 |
| B.欧洲货币贬值导致了严重商业危机 |
| C.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中心 |
| D.中国茶叶取代了胡椒等香料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