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一书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A.消费资料的工业产值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比重逐年下降 |
B.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
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工业布局不合理 |
D.在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下,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
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被称为公民法
A.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的执政官是
A.梭伦 | B.克里斯提尼 |
C.伯利克里 | D.氏族贵族 |
下列关于清朝军机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
B.皇帝挑选亲信重臣担任军机大臣 |
C.军机大臣只是跪奏笔录 |
D.军机处的设立者是雍正帝 |
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
A.汉代内外朝制度 | B.唐代三省制度 |
C.元代行省制度 | D.明代的内阁制度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