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审定和修改中宣部关于学习和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纲时写道:“这条总路线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这里的“各项工作”包含
A.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
B.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C.实施“一五”计划 |
D.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 |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记载:公元前487年,“陶片放逐法”首次付诸实施。按该法规定,被放逐的对象是()
A.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 | B.所有触犯法律的公民 |
C.有盗窃行为的平民 | D.伤害主人的奴隶 |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 B.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 D.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好路”的“路标”是()
A.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
B.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
阅读“某生产队粮食产量、分配收入等情况对比表”。导致表格中数据变化的根源在于()
时间 |
粮食产量 |
人均口粮 |
人均分配收入 |
交售粮食 |
1976年 |
35000斤 |
230斤 |
32元 |
— |
1979年 |
132300斤 |
800斤 |
200多元 |
30000斤 |
A.农业生产技术改进 B.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
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
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
C.“文化大革命一到实施拨乱反正 |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