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农村十六条”,其中规定“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农村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人民公社社员可以……耕种由集体分配的自留地。自留地一般占生产队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归社员家庭使用,长期不变。”材料表明
| A.人民公社体制逐渐废除 |
| B.部分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 |
| C.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展 |
| D.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 |
从生产关系改革的角度看,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
| A.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 | B.采取现代科技对国民经济进行改造 |
| C.确立贸易立国思想,扩大进出口贸易 | D.战后日本的民主改革 |
1945年8月,德国签订无条件投降书。当时担任美国驻苏参赞的凯南对身边的记者说:“人民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其中第二个“战争”指
| A.苏联对日作战 | B.美国进攻日本本土 |
| C.美苏之间的对抗 | D.苏联战后的重建 |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 A.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 B.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
|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包括
①争取和平和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②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 ③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的矛盾得到缓和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二战期间,美国政府曾宣布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严禁向日本出口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其直接原因是
| A.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 B.日本宣布退出国联 |
| C.日本向东南亚扩张势力 | D.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