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中说:“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此萌发 |
| B.纯封建官办工业发展日盛 |
| C.洋务企业创办方式有所变化 |
| D.民用工业将取代军事工业 |
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 )
|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处 |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
| 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 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
“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
| A.战国的军功爵制 | B.汉代的察举制 |
| C.唐朝的科举制 | D.明代的科举制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
|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中国知识分子论》中说:“‘圣君贤相’互相制衡的局面在历史上实在少见,也许只有史家绝称的‘贞观之治’勉强可以接近这种思想。”这种相互制衡的制度是 ( )
| A.三公九卿制 | B.三省六部制 | C.内阁六部制 | D.三权分立制度 |
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 ( )
| A.皇帝制 | B.三公九卿制 |
| C.郡县制 |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