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诗——乐在其中
我喜欢诗,因为诗是心的歌。——题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李白的愁绪在皎洁月光的激发下,思乡之情跃然心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古代友人的感情交往犹如深千尺的潭水,更如广袤无垠的大海,当不得不悲伤离别时,那曾与朋友吟诗畅酒的场面浮现眼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才华横溢的曹操在晚年依然能吐露出不服老的壮心,这是怎样的一种气魄!诗歌的美在世世代代中吟唱、传诵,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在鉴赏诗歌的的洪流中,我也是其中的一位。
面对书架上那厚重的唐诗宋词,年纪虽小的我却对陈旧古风的唐诗宋词仰视好久。翻开沉甸甸的封面,排队站立、码放整齐的诗句印入眼帘。历经风霜的诗句相对于我——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确实头晕目眩。但是,教语文的妈妈给我耐心细致地讲解后,我犹如拨云见日一样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磕磕绊绊的理解中,我实现了与古人的对话,心情格外高兴。从此,品评诗歌已经成为我阅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家喻户晓的晏殊写下的这句被称为“千古奇偶”的诗句,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它那古诗必有得对偶形式用的非同一般的绝妙。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要去在意失意或者失败,也许成功与获得就与你近在咫尺。只要能准确理解得与失、成与败的含义,你就一定不会悲观失望、止步不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著名诗人朱熹用酣畅的笔墨阐述了传承千年的治学方法。只有不断的学习与努力,各方面能力就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才能勇立潮头,才能不会被历史洪流所淘汰。
诗歌的魅力无可阻挡,在无形的阅读与鉴赏的过程中,我仿佛每天都在与古人对话,每天都会神交知心朋友,诗歌也早已成为我的心灵之音。
品诗——乐在其中。
生活中处处需要智慧,学得很累时,寻找高效的方法是智慧;心里烦闷时适当的放松也是智慧;求不能得时,适时的放弃也是智慧……生活处处有智慧
请以“有一种智慧叫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②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
④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时光,太匆匆,它仿佛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而曾经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拼搏过、哀伤过、快乐过、感动过的片断,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的亮色。
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作文。
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悬崖当前,那些庞大的动物会心生恐惧﹣﹣赶紧止步。然而,蒲公英的种子纵身而下,由此发现一片新天地,然后扎下根来,开花、结籽。
一粒尘埃,一片羽毛,这些轻微、渺小的事物,在巨大的危险面前,也会获得重新起舞、飞翔的机会!
要求:阅读上面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 飞翔”为题,选好角度,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议论;文中不得出现有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
按下面要求作文。
有一个老人以低价购买了一块长满野草、无人问津的荒地?
老人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工作:除草、松土、下种、浇水、施肥、捕虫。每天都忙到太阳下山后才收工回家,真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老人辛辛苦苦地工作半年后,这片原是无人要的荒地已经长满了鲜艳夺目的花树了。
这片艳丽的花树吸引了无数的人们。大家都赞不绝口,有一个人忍不住上前对老人说:“老伯,你的花园真美,我非常羡慕,看来上帝真的很照顾你!”老人笑笑回答说:“先生,也许上帝真的很照顾我,但你是否知道我每天早上六点就开始努力地工作,直到傍晚才收工呢?”
(《被上帝照顾的老人》)
阅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严禁抄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④卷面书写整洁;⑤不少于600字。
想写你的名字
想写你的名字,
在蓝天碧海的沙滩。
一横是心疼,一竖是祝福,一点是思念,
可是我担心,海浪温柔的抚摸。
想写你的名字,
在冰清玉洁的雪地。
一钩是爱恋,一捺是牵挂,一撇是誓言,
可是我担心,阳光炙热的亲吻。
请以“想写你的名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用规范汉字书写;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