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的初中生活中,我们有诸多的收获,也会有一些迷惘和困惑。以下是两位七年级同学的生活片段,请走近他们的生活,一起分享、研讨。
片段一:小丽是一个成绩优良的学生,可她总是与同学斤斤计较,常常因一些琐事与同学争吵;她还经常嘲笑学习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有时候她还故意给同学取侮辱性的绰号,不分场合随意乱喊。大家都不喜欢与她交往。
(1)结合材料谈谈大家不喜欢与小丽交往的主要原因。
片段二:小凯在日记中写道:“我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我对李老师很有意见: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做作业时,我只是翻了一下同桌的作业本,也被他狠批了一顿。他太严了,对我一点都不宽容,我很苦恼。”
(2)为了消除小凯的苦恼,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马路上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司机一边开车一边拨打电话。某公司张先生讲起他的一次危险经历,至今心有余悸:一天下班路上,手机响起,他习惯性地放到耳边接听。正在凝神通话,突然想起汽车急促的鸣笛声,一辆汽车几乎是擦身而过,原来一不留神,他的汽车半边侵入右侧行车线,差一点撞车,张先生吓出一身冷汗。
(1)张先生一边开车,一边接听手机是一种时间统筹法吗?为什么?
(2)假如你的父母在开车时,突然来了电话,你认为他们应该怎样做?
人类的生产、生活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社会的、自身的方方面面的约束。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列车要在轨道上奔驰,大河要在河道上奔流,学生要在学校的要求下学习和活动……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作为现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学校的要求和规定?
(3)社会生活中为什么需要有恰到好处的约束?
郭明义是鞍钢的铁矿公路管理员,他连续20年先后50多次无偿献血或捐献血小板,累计达2万毫升;连续17年帮困助学,累计捐献12万元,他说:“帮助他人是我最大的快乐”。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郭明义的行为进行简单评价。
(2)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心中有他人?
“活跃、奋进、温暖,这就是我所在的班级。从走进这个集体到现在,一转眼三年时间即将过去,多么舍不得离开这个集体。如果能够全班一起升入同一所高中,或者时间倒流,让我们一起回到三年前,这是我们全班的梦想。”这是一位毕业班同学在纪念册上的留言。一个良好的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而班集体建设离不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的参与和协助。我们都能成为老师的小帮手,我们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让我们发扬自身的特长和优点吧,共同创建优秀的班集体。
(1)请描述你心中的优秀班集体。
(2)为把我们班变成优秀的班集体,你为班集体做了些什么?或者准备做些什么(写两点即可,8分)
(3)爱心是营造良好班风的情感基础,把爱心献给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与帮助。下列情境如何表达自己的爱心?
A:小王因父母离异,缺少家庭温暖,学习成绩不理想,自信心不强,时常自卑。
B:小刘因贪玩,小腿不慎骨折,孤单寂寞地躺在病床上,整天垂头丧气。
一次,周恩来坐车外出,路经一段积水的街道,汽车急着赶路,车轮激起的积水溅到行人身上。他发现后,马上叫司机停车,亲自下车向行人道歉。
(1)从材料中,你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受人尊重的奥秘是什么?你认为做到尊重他人人格的前提是什么?
(2)如果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受到侵犯,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