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 (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性染色体为XXY的色盲男孩,如果不考虑基因突变,则该男孩性染色体异常的原因是
A.男孩父亲在精子产生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B.男孩母亲在卵细胞产生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
C.男孩母亲在卵细胞产生过程中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
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基因突变,使其中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突变为a,该细胞以后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产生多少种配子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下面是几种抗菌药物的抗菌机理以及中心法则的图解。
①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②环丙沙星:抑制细胞DNA解旋酶的活性;
③红霉索:能与核糖体结合以阻止其发挥作用;④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环丙沙星会抑制a过程,利福平将会抑制b过程 |
B.除青霉素外,其它抗菌药物均具有抑制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作用 |
C.过程d涉及的氮基酸最多20种、tRNA最多有64种 |
D.e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
用15N标记含有l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结果不可能的是
A.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
B.含有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l/16 |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
D.复制后共产生16个DNA分子 |
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追踪研究元素及物质的转移变化途径是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相关的应用及结果错误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不会含有18O,但尿液中会含有H218O |
B.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的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 |
C.用15N标记的DNA置于含14N的核苷酸作原料的溶液中进行复制,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可以分析得出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
D.要得到含32P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