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二倍体植物甲(2 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
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
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
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突变的原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坦曼因发现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而分享了2011年诺贝尔奖。DC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还能有效地激发T细胞应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DC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DC呈递抗原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C.DC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
D.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DC,则可用于癌症治疗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过程中,少数浆细胞可形成记忆细胞
C.HIV病毒攻击T细胞,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D.某种过敏原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
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
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 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

米中高三学生小明最近体检的部分结果如右下表所示(注:小明没有注射过乙肝病苗),就此结果分析更准确的是

注:“+”表示有,“—”表示没有。

A.无乙肝病毒有乙肝抗体,是由于胎儿时期从母体获得了免疫力
B.出现尿糖可能是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抑制了血糖的去路
C.无乙肝病毒有乙肝抗体,可能是感染乙肝病毒后已痊愈
D.出现尿糖可能是胰岛素分泌过多,促进了糖元的分解

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