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在1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O 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摊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l)你认为李丽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2)做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养成这种行为?
中学生马某到商店买衣服,服装店老板诱骗马某试穿质次价高的滞销服装,马某试穿后不想购买,老板说:“既然穿了怎能不买?”马某便问老板:“服装产地在哪里?”老板威逼道:“问什么,快拿200元钱来,否则别想出店”。三天后,马某发现自己花200元钱买来的服装已开了“天窗”。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马某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
(2)消费者最主要应该依据哪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6岁的小王同学回家发现自己的日记明显被翻过。他问母亲这时怎么回事,母亲说自己是了解他的学习情况简单看了几段。小王为此感到很不愉快。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应该怎样看待这位母亲的做法?
(2)作为孩子和家长,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材料一:2011年1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中小学的校园网络处于可监控状态,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屏蔽或删除含有低俗、淫秽、暴力、反动等信息。
材料二:公安机关查明,近日网民孙某等利用手机和互联网,在微博、微信、QQ群、短信等平台编造、传播所谓“新疆各地暴乱”等谣言,产生了恶劣社会影响。我区各地公安机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孙某等19名涉事人员予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
(1)两个材料共同说明什么?
(2)请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的角度,分析孙某等人的行为。
(3)为了抵御互联网、手机等低俗、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
九年级学生小王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一篇El志:今天的一条新闻让我感到痛心:湖北省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故,4名学生经抢救无效死亡,7名伤者在医院救治。此事件再次警示我们校园安全必须警钟长鸣。
(1)事件中受害学生的什么人身权利受到了侵犯?
(2)请你为维护校园安全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19世纪波兰钢琴家、作曲家肖邦,为了给祖国争光而出国深造。他出国时带了一捧祖国的泥土来怀念自己的祖国。后来肖邦客死他乡,临终前他嘱咐自己的姐姐一定要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以表示他生前不能回到祖国,死后也要和祖国在一起。
材料二:爱国商人黄海伯,虽然在海外漂泊,可始终心系祖国,时刻想着为祖国建设作贡献。1990年,他不顾许多人的劝阻,毅然回国投资,对祖国繁荣昌盛充满信心。他的孩子在美国读书,回到家里,黄伯海要求孩子一定要说标准的普通话。他说:“我是要他记得,要自强自立,做一个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1)肖邦临死前要求一定要把自己的心脏带回国内,这说明了什么?
(2)黄伯海的爱国之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