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合成相同肽链 |
B.青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 |
C.图甲所示过程对应图乙中的②和③过程 |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有②③④⑤ |
右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a、b分别表示先将两种水蚤培养在不同铜浓度培养液,然后培养在无铜适宜培养液而获得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结论不科学的是
A.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优势明显 |
B.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优势更明显 |
C.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生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 |
D.环境改变可改变生物之间原有的生态优势关系 |
右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该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
C.Ⅰ—2一定为杂合体 |
D.若Ⅲ—7 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 |
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卵原细胞,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如果它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下列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
B.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均为tM |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和tM |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向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CuSO4溶液后,摇匀,再注入4滴NaOH溶液,摇匀,溶液呈紫色 |
B.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上面两条颜色清晰,下面两条颜色却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是选取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少 |
C.用葡萄糖试纸进行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中,判断“尿糖”含量高低的方法是把检测结果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
D.在含有DNA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溶液呈蓝色 |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它实验条件均适宜),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
温度(℃)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2.50 |
黑暗下释放CO2(mg/h)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3.75 |
A.光照条件下,当温度为25℃时该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速率最快 |
B.光照条件下,当温度为20℃时该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速率最快 |
C.光照条件下,30℃比35℃的温度条件更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
D.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低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