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
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
B.在演替的不同阶段,优势种群一般不同 |
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
下列组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与生长素之间的关系,其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内因时,应设置的实验组为b和c对照 |
B.当探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外因时,应设置c和f对照 |
C.当探究胚芽鞘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时,应设置c和e对照 |
D.上述实验中,所选用的植物胚芽鞘必须是同一物种且长势相同的胚芽鞘 |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均能合成。 |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 |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幼嫩细胞比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
B.茎的背地性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
C.不用生长素处理过的枝条扦插后是不能成活的 |
D.可利用2,4-D防止落花落果 |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
B.该图反映出c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
C.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 |
D.c、d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