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为
A.34%和16% | B.34%和18% | C.16%和34% | D.32%和18% |
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可能具有1∶1∶1∶1比例关系的是()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别的比例
③杂种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 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
A.①②④ | B.②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③⑤ |
黄粒(A)高秆(B)玉米与某表现型玉米杂交,后代中黄粒高秆占3/8,黄粒矮秆占3/8,白粒高秆占1/8,白粒矮秆占1/8,则双亲基因型是()
A.aaBb X AABbB.AaBb X AabbC.AaBb X AaBbD.AaBb X aaBB
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玉米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从隐性性状(矮茎)植株上获得F1的性状是()
A.豌豆和玉米均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
B.玉米均为矮茎个体,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
C.豌豆和玉米的性状分离比均是3∶1 |
D.豌豆均为矮茎个体,玉米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
下列科学家在研究中不是采用假说—演绎法的是()
A.孟德尔用豌豆做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出分离定律 |
B.萨顿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
C.摩尔根用果蝇做杂交实验,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
D.沃森和克里克在研究DNA分子自我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