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2N)细胞中的DNA经3H充分标记后,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图中的A→B→C→A过程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消失和重新构建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是从1处运进图A结构的,结构3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
B.图B中的DNA单链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比例为8:4:2:1 |
C.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有丝分裂后,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
D.图B和图C分别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前期和末期 |
某种植物细胞在浓度分别为200 mmol/L和400 mmol/L的小分子物质M溶液中,细胞吸收M的速率都是10 mmol/min。对此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
C.细胞吸收M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
D.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被动运输 |
右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实验材料,0.3g/mL蔗糖溶液、0.5g/mL蔗糖溶液、0.3g/mL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相关实验(时间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时间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
A.a | B.b | C.c | D.d |
右图表示pH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pH为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
B.pH由低到高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 |
C.不同物种淀粉酶的最适pH有差异 |
D.人的淀粉酶活性比植物淀粉酶活性高 |
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 |
C.生物①②③一定是异养生物 |
D.②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甘油分子由小肠腔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过程中,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
B.由于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
C.植物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为多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组成单位之一 |